我从不招科班出身的HR

  • 1332访问
  • 2023-05-31 11:21:14

微信图片_20230531112217.jpg

元气森林副总经理  冉浩



在招聘这件事上,HR如果觉得自己只是服务和支持的角色,那就只能是个背锅的。若是以投资的心态去做招聘,HR就不会背锅,你只想甩锅!


程海涛|采访并撰文



在冉浩过往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,大致可归为三段经历和三家公司。前十年在神州租车,从招聘专员做起,月薪4000,最终一路“逆袭”做到了HRD。中间三年去了同属神州系的瑞幸咖啡,同样做的风声水起。2020年11月加入元气森林,归零再出发。

冉浩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。或许是工科背景的缘故,凡事喜欢“算账”,习惯用数字说话。在同行眼里,他很容易被贴上“异类”的标签,这缘于他对人力资源的理解和多数人背道而驰,甚至常常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,比如“人力资源部就该消失”、“我从不招专业科班出身的HR”……

但他又明显不是那种只说不做、给人高高在上的“鼓吹家”。他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思考都落地到了实际管理中,比如在团队内部推行阿米巴、实行招培一体的提成机制、实行末位淘汰制……

所以他的“酷”不是装出来的,这和他的性格有关,比如骨子里的桀骜不驯,比如做事不绕弯、不兜圈子。即使是特别棘手的问题,在他那里也总能找到两点之间的那条直线。

微信图片_20230531112248.jpg

左:HRise创始人 程海涛  右:元气森林副总经理  冉浩




招聘是投资,不是服务



元气森林最近很火,不单单因为它是一款热销的饮料。不过对于冉浩来说,这些似乎和自己并没有直接关系,毕竟,他曾服务过的瑞幸咖啡也曾一度风声水起。他更在意伴随这家公司快速成长背后的人才供给和人力资源体系。

加入元气森林的前三个月,他一直在观察,观察这家公司的业务逻辑和人,以及其背后的组织是如何运转的。虽然新的雇主和老东家同属快速消费品赛道,并且现阶段元气森林的状况是他此前曾经历过的,如果立刻上手也并不会有太大挑战。但他并不想把原来在瑞幸的那套人力资源体系照搬到这里。尽管那套体系至今仍在被使用。

看似轻车熟路,但也不是没有挑战。对冉浩来说,瑞幸咖啡是“从0到10的过程”,0代表着什么都没有,这也意味着只要他随便做点什么出来,就是1,或者10。而元气森林不同,它是“从10做到100”的过程,也就是此前已经有了基础,需要做的更好。

但什么才是“更好”,并没有标准。

根据相关资料显示,“元气森林”商标申请日期是2015年底,也就是说,在冉浩正式加入之前,元气森林已经有了至少 5年的积淀。而冉浩加盟瑞幸则是在它刚刚成立之初。

最大的挑战来自形成共识。“首先是如何融入到现有的组织和团队;其次,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不断的去植入自己的理念、想法,配合公司的发展不断去改造,然后在改造过程中,现有的团队要能够与你产生足够的共识,原来团队的共识是天然存在的,现在需要打破重建。”这也正是冉浩加入元气森林的前三个月里一直在观察的原因,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前三个月我一直在玩儿。”

显然,他所说的“玩儿”只是一种说辞,事实上前期的观察并不是袖手旁观,前三个月时间里冉浩做了大量工作,“很像刚加入瑞幸时的那种氛围,大家都有着清晰的目标,每天忙到很晚。”

元气森林是一家发展迅速的公司,就在我们采访冉浩的四月份,也就是他刚加入这家公司的第五个月,公司员工数量便由3000多人扩张至5000多人,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刷新

“当前的重心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。”通过三个多月的观察与思考,面对公司急速扩张的业务,冉浩敏锐地将人力资源工作重心放在了人员招募与培训上。但既不是盲目的扩招,也不是被动地被业务牵着鼻子走,而是一边满足业务快速推进所需要的人才供给,另一边在构建“人才蓄水池”。

“目前人力资源部有90多人,但未来会减少。”他将人力资源部划分成前台和后台两大核心部门,前台是招聘和培训组成的业务团队,后台是薪酬绩效等为主的服务团队。其中前台占了三分之二。

“起码两年内,公司还是需要大量引进人才,所以前台HR会多一些。目前后台还在建设中,但负责这部分业务的HR不会太多,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系统去处理。”

冉浩现在元气森林的做法很像是招培一体的投资,怎么理解这句话?这要从他对招聘的理解说起。

冉浩始终认为人才招聘本身的属性不应该是服务,而是投资,所以他一度想把“人力资源部”改为“人才投资部”。因为在他看来招聘和培训就像投资公司早期选项目,而薪酬绩效这些属于投后管理。

“选哪个人进公司以及选谁不选谁,这是由招聘和培训团队来完成的。人才进来后要给他提供最好的服务和配套保障,这就相当于投后管理。所以HR要始终以投资的心态去做人力资源管理,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服务,如果只将自己定位于服务部门,你永远就是那个背锅的,但以投资的心态做事你还会背锅吗?你不会背锅,你只想甩锅!”




延迟组织衰退的拐点



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初创、扩张、成熟、衰退等,与传统工业制造业不同的是,互联网、新零售等在技术和资本的加持下,大大地缩短了各阶段的运行周期。以往,每个阶段至少要经历3-4年的运行周期。现在,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.9年,也就是说大量初创企业的寿命还没活过初创期就倒下了。另一方面,在外部市场和资本的催化下,组织结构、人员规模瞬间膨胀,原有的运行周期被极大地缩短,很多企业初创期只有1年便进入了扩张期,很早就患上了“大公司病”。历数那些倒下的创业企业,多数都难逃此劫。

“对于我来说,就是要想办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、组织变革等一系列的改善,不断地去推迟组织衰退这一拐点的到来。”在冉浩看来,HR高管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延长衰退的拐点,“然后在拐点来临之前人力资源要想办法配合业务端产生第二曲线,这个很重要,企业要有足够的人才积淀和储备,才能把第二曲线给抛起来。”

冉浩认为,很多组织衰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,随着组织的僵化、管理体系运转不畅,一些优秀的人才开始出走,剩下的是那些混日子、效率低的人。

“就像温水煮青蛙,其他人是看不到这种质变的,所以HR要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现状与未来。”

组织想要保持活力,首先要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,与此同时要设立激励和淘汰机制,要保证人才供给系统的畅通,所谓小组织要有晋升、大组织要有淘汰。

此外,在人才管理方面还要做到前三年看耐心、后三年看激情,“但很多企业搞反了,一上来就要有激情,导致越到后面越像一杯温吞水,组织也越来越没有激情活力。”他说。




懂人性才是HR的真正价值所在



HR的价值到底是什么?这是和冉浩采访聊天过程中探讨最多的一个话题。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的专业性体现在如何做好选、育、用、留,或者传统的几大模块。但在他看来,选育用留那些只能算技术,“它就像是大工业时代流水线作业的熟练工种,通过反复训练大部分人都能做到,但HR有一项核心价值是其他人取代不了的——比其他人更能识人心、懂人性,这才是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和价值所在。”

确实,技术层面的应用,包括人力资源工具,可能只需要三天就全都学会,并且随着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与进步,很多事务性工作可以外包,或者上一套系统就能解决。但懂人性这项能力,三年也未必能学会。

若延着这个问题深入下去,会引出另一个问题:未来随着人力资源技术、系统越来越发达,会不会导致从事HR工作的人越来越少?

冉浩对此的看法是:企业里的HR一定是会变少,并且对HR的专业和技能要求也会更高,因为技术和系统一定会取代一部分人力。但整体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数量不会减少,会有大量的人流向人力资源服务公司。

HRise独家原创访谈文章,转载请发邮件至 hrise-kf@hrise-hr.com  或关注HRise公众号,获得授权。

相关文章

我从不招科班出身的HR

元气森林副总经理 冉浩在招聘这件事上,HR如果觉得自己只是服务和支持的角色,那就只能是个背锅的。若是以投资的心态去做招聘,HR就不会背锅,你只想甩锅!采访/撰文/程海涛后期传播/Populus euphratica排版/Kira瑞在冉浩过往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,大致可归为三段经历和三家公司。前十年在神州租车,从招聘专员做

优秀的领导者都是“雌雄同体”

红星美凯龙总裁谢坚 HRise创始人程海涛采访/撰文/程海涛摄像/后期制作 Populus euphratica后期传播/Tim排版/竹人上世纪八十年代,和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一样,大学毕业后谢坚的第一份工作是政府机关。九十年代中期,外企开始大举进入中国之时,他又转身加入到一家世界500强外企,用他的话说:开始和汤姆杰瑞艾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