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金公司5月份发出《中国财富报告(2023)》,这份报告中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富人阶层划分:
他们还画了一个金字塔:
上午跟几个(富裕的)朋友讨论这几幅图,有人认为,占人口总数92%的13亿人,人均只有2.3万元人民币财富,不太真实。但其实,从我了解到中西部地区三线以下的收入情况,这还挺真实的。因为没有收入的老年人、儿童都被平均进去了。
我到各地旅游、出差的时候,尤其爱看贴在各种墙上的“招工启事”,这是了解各地老百姓收入的一个好办法。在许多中西部网红旅游城市,许多工作,至今的月收入也就是1500-2000元左右。
并且不要忘记,我们广大的农民同胞是没有城镇居民那样的退休金的,但他们不也是14亿中国人民中的一员吗?做统计的时候是不可能忘记他们的。官方也曾经公开讲过,还有6亿人月入在1,000元人民币。而在三线及其以下,所谓房产根本谈不上任何“资产”(你非要讲会计意义上是也没错),你会去投资吗?你去看看,租售比是多少,能租出去吗?能卖出去吗?那么三线以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是如何产生的呢?那些地区都是开发商定价形成的“市场价格”,与老百姓是无关的。与美国不同,美国老百姓习惯于把房产抵押了获得现金用于消费,中国老百姓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这样的。
所以知道为什么消费这么痛苦了吗?因为大多数老百姓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极限了,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其实很低。如果没有涨价去库存和六个钱包,那许多小地方通过考学来到大城市的年轻人,以及他们还在小镇生活的父辈、祖辈,可能目前的收入都足以让他们憧憬未来,他们的消费能力很可能足以大幅缓和当前外需减少的痛苦。
本文节选自:微信公众号:太阳照常升起,原文标题:《消费能力去哪里了》